和人渡水诗
萧纲〔南北朝〕
婉娩新上头,湔裾出乐游。
带前结香草,鬟边插石榴。
译文及注释
译文
她多么柔美刚刚及笄年,临水濯洗衣裙,以避灾度厄,欢欣出游乐无边。
她的衣带前结扎着香草,发髻边插着石榴花映衬着娇颜。
注释
和(hè)人:唱和他人的诗作。
婉娩(wǎn miǎn):柔美的样子。
上头:指女子十五岁束发插笄,表示成年。
煎裙:同“湔裙”。旧俗正月元日至月底,士女酹酒洗衣於水边,可以避灾度厄,洗掉晦气。煎,一作“湔”。
乐(lè)游:欢乐地游逛。
萧纲
萧纲(503―551),梁代文学家。即南朝梁简文帝。字世缵。南兰陵(今江苏武进)人。梁武帝第三子。由于长兄萧统早死,他在中大通三年(531年)被立为太子。太清三年(549年),侯景之乱,梁武帝被囚饿死,萧纲即位,大宝二年(551年)为侯景所害。 280篇诗文 24条名句
为学之要
颜之推〔南北朝〕
学之所知,施无不达。世人读书者,但能言之,不能行之,忠孝无闻,仁义不足;加以断一条讼,不必得其理;宰千户县,不必理其民;问其造屋,不必知楣横而悦竖也;问其为田,不必知稷早而黍迟也;吟啸谈谑,讽咏辞赋,事既优闲,材增迂诞,军国经纶,略无施用;故为武人俗吏所共嗤诋,良由是乎?
夫学者所以求益耳。见人读数十卷书,便自高大,凌忽长者,轻慢同列;人疾之如仇敌,恶之如鸱枭。如此以学自损,不如无学也。
古之学者为己,以补不足也;今之学者为人,但能说之也。古之学者为人,行道以利世也;今之学者为己,修身以求进也。夫学者犹种树也,春玩其华,秋登其实;讲论文章,春华也,修身利行,秋实也。
斋中读书
谢灵运〔南北朝〕
昔余游京华,未尝废丘壑。
矧乃归山川,心迹双寂寞。
虚馆绝诤讼,空庭来鸟雀。
卧疾丰暇豫,翰墨时间作。
怀抱观古今,寝食展戏谑。
既笑沮溺苦,又哂子云阁。
执戟亦以疲,耕稼岂云乐。
万事难并欢,达生幸可托。